大数据告诉你,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小宝:
关于原生态家庭的文章,小宝之前也分享过几篇,都引起了大家不小的共鸣。比如《从《翻译官》看原生家庭影响力: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你》、《脸红了吗?14张图看到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无可厚非。
父母严厉,导致孩子不敢跳出条条框框;
父母保守,导致孩子缺乏探索精神;
父母冷漠,导致孩子难有深刻的友谊,甚至影响孩子的婚恋模式……
心理学家认为,很多成年后遇到的问题,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
今天小宝分享的这篇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为你呈现多方视角和精彩的解读。
随着75后、80后等新一代家长的成长,人们对家庭生活中精神品质要求变得更高。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的观念得到更多认同,但我们很多时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当处理和成人关系很难,处理和孩子的关系很容易时,“趋利避害”的心理又冒出来,不知不觉,支撑家庭的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
本期,我们采访到中国情感婚姻家庭网首席导师、四川百特尔心理应用研究所所长刘霁日和成都心希望青少年心理关爱中心心理老师胡东海,听听专家的意见。
为什么夫妻关系“先于”亲子关系?
父母的决策决定家庭的方向
胡东海认为,父母和孩子就像是一个三角形,父母的关系越稳定越牢固,孩子的安全感越强烈。
父母是成人,能量场更为强大,他们的决策影响到一个家庭的运转。母亲和父亲,其中一方发怒,或者双方情绪都不好,整个家庭都将笼罩在坏情绪之中,小朋友也受到的冲击更大。而孩子能量较小,许多事情不由他说了算,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父母的关系。
“孩子幸福人生的‘起跑线’,一定不是什么特长班,不是背了多少英语单词,获得多少奖状,而是在于父母关系的健康程度。”刘霁日说,孩子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发展与父母关系的和谐程度成正比。在刘霁日经手的许多心理咨询案例中,孩子网瘾、轻生、离家出走、早恋等很多问题,顺藤摸瓜,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源头。其中,有部分是隔代教育引起的,不过隔代教育本身,也是父母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家庭教育的主导作用。
访谈中,刚好有位爸爸咨询,孩子最近在学校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有同学老是针对他,孩子长得胖,有同学笑话了他一年,孩子本来人际交往就稍显被动,遇到这些问题不知道怎么办,因此成绩都下降了。
刘霁日听完,问了他一句:“你跟他妈妈关系怎么样?”这位爸爸说,就是前段时间出了些问题,就是沟通方面的矛盾。刘霁日认为,家庭中,父母关系是“上游”,亲子关系在“下游”,父母在家庭中表现出成就感、满足感,孩子就更容易言传身教,获得幸福。反之,父母遇到的困惑,也会影响到孩子自己的一些行为。
即使父母关系没问题,现代家庭也容易出现“爸爸普遍缺位,妈妈普遍焦虑,孩子普遍崩溃”的现象。父母在亲子关系也应该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孩子得到的健康的爱,一定是父母双方共同参与的结果。
父亲喜欢球类运动、跑步锻炼、竞技比赛,常常带给孩子的勇敢精神、决断力等“阳刚品质”;
而母亲也会带给孩子变通、忍耐、慈悲、包容等美好品质。两者相互补充,不可替代。
“孩子中心”的家庭会出现什么问题?
孩子独立发展的空间被挤压
当亲子关系凌驾于父母关系之上时,就是比较典型的“孩子中心”家庭。现在很多“421”家庭(即家庭中包括夫妻双方父母四位老人、夫妻二人、未成家的孩子一人。此种家庭上有老下有小,“421”家庭大多是夫妻双方都为独生子女,负担很重。 )把孩子捧得很高,看起来孩子得到了很多关注,实际上并不利于孩子发展。
“父母关系的理性模式,是夫妻共建和谐相处,对孩子不要过多关注,在关键的点定期关注就可以。”胡东海说,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是和父母的分离过程,孩子出生,是和妈妈身体分离,断奶又是一次分离,幼儿园、上学,从家庭中分离一部分,到了大学,基本上整个和家庭分离。如果父母过程中过多“控制”孩子,他的独立性就得不到很好地发展,父母给孩子空间,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就好。
“孩子中心”的家庭,很大程度上是母亲把自我实现的一部分卷入到孩子的世界。尤其是在夫妻关系中、在社会中没有得到成就感的这一批妈妈,对孩子的成绩、成就特别敏感,让孩子压力很大。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实现观念,实际上,最好的方式,是父母自我实现,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关系中,都能够获得相对的满足感,这样再来谈道理,就很有说服力。
父母关系也是孩子情感力量建构的源泉。刘霁日谈到,幸福学中有三个指标:满意度、满足度和愉悦感。满意度是对自己人生的期待,是追求的目标;满足度是内心充实的程度,小富即安还是需要有所成就;愉悦感则是面对事情是乐观还是悲观的态度。当和谐的父母关系存在时,加上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就容易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
健康的家庭关系如何经营?
在相互欣赏中获得精神滋养
王应芩是北京的一位高知女性,在她的观念里,当然明白夫妻关系的重要性,但实际生活中,她发现比起跟小孩的关系,和一个成年人维持非常融洽的关系很难,有时不自觉就只关注小孩,夫妻之间的话题,除了小孩、生活决策之外,情感沟通的部分不断“缩水”。实际生活中,很多家庭把孩子捧在一个很高的位置,把孩子作为维系家庭的纽带,其实也是对夫妻关系的回避。
家庭中,如何维持父母“舒适的关系”?
胡东海认为,首要前提是两个成年人要愿意沟通,保持通畅的沟通渠道;其次,两人可以构筑一个愉快、享受的2人空间,通过一些纪念日庆祝、小细节表达对对方的关注。
如果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对方不愿意沟通,或者遇到一些阻力问题,还可以通过一些心理学专业力量介入解决,回避不是办法。
“分歧和冲突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处理问题的方式。”刘霁日从多年婚姻家庭方面的研究和咨询实践中发现,个人可以通过调整自我,提高婚姻中的“适应性”。个人在原生家庭中或多或少都要受到“创伤”,一生都要不断学习和成长。如果一个不断成长,另一个没有跟上,就会出现不协调的问题。而相互有效的沟通,就能使成长变成互相带动,相互滋养的过程。单纯只是给予,总有一天会枯竭,刘霁日说:“爱需要能力,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价值,成为一个心理有智慧、有希望,能够给对方滋养的人。”
家庭成员亲密度调查
▼
数据来源:夫妻关系重要,还是亲子关系重要?为了得到更实际的依据,本报《家教周刊》向成都市200位小学家长发放了问卷调查,就135位妈妈、65位爸爸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问孩子,
你觉得爸爸妈妈恩爱吗?
来看看孩子们眼中的你们。
王熙
四川师大附属圣菲小学四(6)班
喜欢听爸妈聊天,不喜欢他们吵架
▼
爸妈感情挺好的,他们聊天总是聊一些很深奥的东西,怎么待人接物、怎么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属于人生观、价值观之类的,小时候听不懂,现在慢慢地能听懂,有时,我也可以参与他们的话题了。
慢慢地,我也懂得怎么观察人,知道怎么跟不同的人聊天,比如内向的人,我就会多提问,引起话题;如果是像我爸这种性格很活泼的人,不用问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还有一个人的眼神、气质也会有影响,看起来严肃的人,我会跟他聊工作;看起来很“逗”的人,可以跟他开玩笑。
我很喜欢我爸,他很幽默,像只顽皮的猴子,看起来“吊儿郎当”,但是认真干起事来,谁也干不过他。他和我妈关系挺好,在一起总是聊得很愉快。我觉得,一个人的婚姻幸福,人生才会幸福,而且,对于我来说,爸妈的感情好,我就是幸福的。
有时,爸妈吵架,我觉得也不是真的吵,就是声音突然很大,起了争执,这时,我就会特别烦躁,感觉家里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气氛,我会站在他们中间大吼一声:“不要吵了!”
曹文杰
四川师大附属圣菲小学六(1)班
最讨厌回答:你选爸爸,还是选妈妈?
▼
我觉得“家和万事兴”,爸妈感情好,相处愉快,一家人出去玩,大家都玩得开开心心,这才是小孩最想要的幸福。电视上,经常播放家庭剧,一些父母感情分裂,对小孩的影响很不好,明明放个假,还要考虑是去爸爸家玩,还是跟妈妈玩。小孩最不想回答的问题,就是你选爸爸,还是选妈妈?
我觉得爸妈之间感情挺好的,虽然有时会有矛盾,比如妈妈想买包,爸爸又觉得家里的包够用了,不需要买。但是大部分时候,家里还是很温暖。爸爸对妈妈很好,妈妈生病时,爸爸扶着妈妈走路,遇到不好走的地方,还把妈妈背起来。爸妈之间秀恩爱嘛?我觉得这是正常的,不过也可以有所回避。
刘可烽
龙江路小学分校一(4)班
训我的时候,他们很齐心
▼
我不太清楚我的爸爸妈妈感情好不好,因为他们总是会一起凶我。爸爸凶我的时候,妈妈就一起凶,有时候两个人还一起打我。他们每次训我的时候,我都希望他们两个吵架,这样他们的关注点就不会在我身上了。可是除了因为我生气,他们两个之间倒没怎么吵过架,平时也对我很好,只是要说他们有多恩爱,我就不太清楚,可能是我没有发现吧。
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在做,孩子在看,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家庭教育真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由此看来,父母关系的好坏,对孩子的影响太重要了!
延伸阅读(点击可阅读):
从《翻译官》看原生家庭影响力: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你
文章丨作者/胡敏 吴宇婷 来源于教育导报(id:jydb1998)
编辑丨小宝
您关注了吗?
专注于孩子的成长!您身边的教育专家!2T+儿童绘本、动画、读物等电子资源免费领取!....(回复“领取目录”即可收到链接)